广东农技“轻骑兵” 服务乡村立找九宮格會議室“奇功”_中国网

“在灌溉的时候,最好选择膜下滴灌的方式,土壤的水分含量在65%-70%最佳,追肥时,要注意用氯化钙、过磷酸钙等肥料。”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轻骑兵”邱晧烽正在田里指导农户解决圣女果裂果的问题。在广东,经常有像邱晧烽这样的农技人员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农技“轻骑兵”乡村行专项行动,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筹下,以农技推广人员为主导,组织科研院校专家和社会化服务乡土专家等力量,以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为导向,创新“数字+”服务模式,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的农技瑜伽教室服务,通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广东农技推广中心”)的人员技术,让农业技术真正转化成农业生产技能,为广东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夯实基础,建强“轻骑兵”人才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实用技术发挥作用的主要手段。然而,诸多问题曾长期困扰广东农技推广系统: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从事非农业工作居多;农业知识跟不上最新的生产实践;人才缺乏,队伍不稳……转变发生在2021年,“那一年恰逢广东农技推广中心改革重组,我们特别提出组建‘轻骑兵’队伍,解决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稳定好队伍。”广东农技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表示。

“我们率先组建了水稻、荔枝、柑橘等24个产业技术服务‘轻骑兵’,由省农技推广中心业务骨干作为召集人,以各级对应的专业品类农技工作人员为主线,整合科研专家和优秀的社会化服务人员,组建全产业链服务队伍。”刘胜敏说。

同时,来自广东省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500多名专家,结合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驻点进行指导,开展“轻骑兵”乡村行,并构建起成果“初试-复试-生产试验”转化链,通过精准帮扶,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此外,乡土专家也成为了“轻骑兵”队伍的重要一环。“依托优秀的基层社会化农技服务机构,如农资店、农服托管中心、供应链服务商(产品收购)等,我们在全省创建首批100家‘轻骑兵’會議室出租(镇村)工作站,吸引乡土专家加入,使‘最后一公里’农技服务更加快捷高效。”广东农技推广中心种植业技术与种业推广部副部长曾艾兰表示。

于是,一支以农技推广人员为主力军、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技术智库、乡土专家为社会化服务力量的农技“轻骑兵”队伍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激发队伍的内生动力,今年10月,广东农技推广中心还发布了《广东农技轻骑兵激励机制管理方案(试行)》,进一步激励科研专家、乡土专家和农技员等技术力量。

“我们上线了轻骑兵‘农友圈’平台,所有‘轻骑兵’帮扶结束后上传记录获取相应的积分,量化服务情况。”曾艾兰说,对于实绩突出的专家或机构(单位),按照规定落实激励政策,倾向作为职称、职务晋升、农技推广奖等激励依据;对于有明确目标和实施路径的项目推荐入库,优先给予扶持激励。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全省上下有1.3万多名农技推广人员、500多名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和11287名农村乡土专家。”刘胜敏告诉记者,广东农技推广中心强化农技系统组织建设,统筹科研专家资源,组织社会服务力量,三管齐下,共同组成服务农业生产一线的“排头兵”。

守牢主业,做好技术“指导员”

11月初,在清远市的一处农田中,深褐色的大豆连片,豆荚饱满,微风吹过,随风摆动。豆田里,一节“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增单产增效益”的农技服务田头课正在进行。

“有时候要赶农时,如果大豆的叶子还没落完,我们就采取分段式收获方式,先割下来在地里晾晒两天,再收割脱粒。”广东弘科私密空間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产业拓展部副部长冯小川正面向直播镜头,向大家讲解大豆机械化收割的注意事项。这是最新一期的“数字+轻骑兵”农技服务田头课,根据广东农技推广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像这样的线上直播课已经进行了50余期,累计培训1658万人次。

“数字+轻骑兵”农技服务田头课、“粤农技”“农友圈瑜伽場地”小程序、技术短视频……围绕“手机就是新农具”的理念,广东农技推广中家教心不断创新“数字+农技推广”的新形式,实现技术推广、农事提醒、技能培训随时随地开展。

除了线上服务之外,广东农业“轻骑兵”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三农生产一线,让更多实用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花结果”,让更多农民受益,为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韶关市的生姜价格逐年攀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传统生姜种植管理方式不科学,导致部分生姜出现品种退化、病虫害频发、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姜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姜瘟病例流行趋势愈发严峻,感染严重的姜田将大面积减产。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邓冬梅告诉记者,“轻骑兵”队伍在乐昌市坪石等乡镇开展了针对生姜种植的技术培训,从生姜品种的选择、科学种植到合理采收储存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为姜农提供了实用的栽培技术。

“很感谢农技员的指导,现在我们种出来姜病虫害少了,品质好卖价高,种姜更有信心了。”坪石镇姜农邓丽国说。

此外,邓冬梅组聚會場地织农技“轻骑兵”队伍深入姜田,走进姜窖,总结了一套适合韶关市生姜种植的栽培技术规程——《粤北小黄姜栽培技术规程》,为生姜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和收益。

据广东农技推广中心统计,今年以来,针对产业发展需求,该中心开展专题活动超1150场次,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超过20万人次。

链接资源,争当全产业“服务员”

“传统农技推广大多注重生产环节,而且对技术项目的依托性较强,往往存在项目结束,推广就结束的问题。”曾艾兰表示,“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行动,不是哪个单项技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农业产业私密空間链本来就很长,农民既要种好,又要管好,还要卖好,需要的是综合性的服务。”

针对以上问题,广东农技推广“轻骑兵”突破过去只注重生产端技术指导的现象,将服务拓展到产前规划、技术指导以及产后加工、包装销售、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让技术“有效供给”,让更多产业环节参与进来,实现农技推广优质高效可持续。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年丰村成丰生态农场就尝到了“轻骑兵”带来的甜头。该农场常年种植“珍珠番石榴”“新垦莲藕”等作物,在“轻骑兵”专家团队的用心指导下,这两种农产品成为“轻骑兵”乡村行的帮扶样板。

“去年,我们农场入选为‘轻骑兵’工作站建设主体,在农技中心的指导下,每年种什么品种、用什么技术、卖到哪里去,都提前做好规划。”成丰生态农场负责人姚志成告诉记者,为了莲藕、番石榴能卖上好价钱,农场周边的农户们会想方设法到工作站学习好技术、选择好品种,最终提升产品品质。

在兴宁市叶塘镇鸭池村、大路下村,漉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轻骑兵”队伍的助力。

2022年8月,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专业教师陈伟发起组建了师生农技“轻骑兵”团队,将专业实践课程和科技帮扶乡村相结合,从原料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销售,为鸭池村、大路下村漉菜种植提供全产业链的指导和服务。

“我们与餐饮企业叶南渔村建立起企业科技特派员合作项目,通过实施蔬(漉)菜标准化示范种植与关键加工技术,为漉菜种植和加工提质增效。”陈伟说。目前,团队又在麻岭村新种植了200亩漉菜,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发展好漉菜特色产业经济。

在营销方面,师生农技“轻骑兵”团队在线上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带货等方式,在线下借助企业店面、田间地头对漉菜、葡萄以及其他农产品进行售卖,帮助农户和企业解决销售之忧。

叶南渔村负责人余彦雄说:“广州工商学院师生农技‘轻骑兵’团队在生产、运营、营销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曾艾兰表示,今后将充分调动市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以服务赢市场,组织动员和规范培育优秀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特别是农业投入品技术服务商和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主体,主动参与“轻骑兵”乡村行,以及链接各方有利资源,延长技术推广服务链,增强全产业链服务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You may also like...